2022年陕西高考录取规则如下:
分科类将所有考生按照投档分数(文化课分数加政策照顾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投档分数相同时比较位次。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和每个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索,检索到的高校投档尚未满额,则档案投向该高校。如果考生所填志愿均无法投出,则该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高校投档比例内末位并列位次考生全部投档。
按照参加相同科目考试的考生成绩一同排序的办法,由高分到低分排列确定考生位次,即文史类与艺术(文)类考生共同排列位次,理工类与艺术(理)类、体育类考生共同排列位次。
考生总分相同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的单科分数由高到低排列。总分、单科分数全部相同的,属并列位次。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不计考生位次,考生总分相同即属并列情况。
2022高考政策新规如下:
1、2022年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包括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个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第一次新高考采用3-1-2高考模式,文理不分。
2、高考模式各科成绩及总分,总分750。
3、“3”是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所有科目以原成绩计入考生总分。
4、“1”由考生从物理、历史两门优选科目中选择,原成绩计入考生总分,满分为100分。
5、“2”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复试科目中选择两门,成绩点数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
新高考模式有几种:
1、3 3模式:是指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三门科目作为高考科目,除了语言数方面的三门以外。据统计,这种模式的科目组合有20种。高考成绩计算中,英语、语文三门科目计入高考总分,以卷面原分,三门选修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2、3-1-2模式:指除语数外三科,学生物理、历史任选一科。自主选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两门科目作为高考科目。在该模型中,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外运用的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分。选考科目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分;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进行评分,计入考生总分。
3、七选三模式:只在浙江省实行。是指除语数外,要求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高中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在高考成绩的计算中,英语、语文三科以卷面原分计入高考总成绩,七科中的三科以成绩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您好,非常乐意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陕西省和河南省高考政策在2022年有一些不同。陕西省高考政策规定,考生必须参加高考,考生需要参加四门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并且需要参加两门选考科目,即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考生需要参加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一天。
河南省高考政策规定,考生必须参加高考,考生需要参加五门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和历史,并且需要参加三门选考科目,即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考生需要参加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两天。
总之,2022年陕西省高考和河南省高考政策有一些不同,陕西省高考政策规定考生需要参加四门必考科目和两门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一天;河南省高考政策规定考生需要参加五门必考科目和三门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两天。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
陕西 新 高考 是从2022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22年9月高一 新生 入学时开始实行,2025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 考试 ,总分为750分。
一、改革目标
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整体实施,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类型。
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 毕业 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性考试成绩是高校录取参加统一高考考生的重要依据,计入高 校招 生录取考生总成绩。
2.考试科目。
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下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 体育 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科目。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门科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在其余4门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
3.考试内容。
合格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要求,选择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的综合要求。
4.考试对象。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也可参加合格性考试。未合格的科目可以继续报考,合格的科目不得重复报考。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方可参加其对应科目的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对象为符合当年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当年统一高考的人员。
5.考试组织。
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合格性考试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10门科目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等4门科目和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等考试由省级统一制定实施方案,市级具体组织实施。
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6.考试时间。
普通高中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分别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末。高一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不多于4门,且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中最多选择1科,在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科目中最多选择3科。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可在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中自主选择科目。高三第一学期末安排音乐、美术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第二学期期中安排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选择性考试时间安排在统一高考科目结束后进行。
7.考试成绩。
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呈现。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的物理、历史2门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4门科目成绩以等级分呈现。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当年有效。
(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评价内容。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 艺术 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2.评价管理。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工作 依托电子化平台进行管理,严格评价程序过程,强化责任监督,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审核、信誉等级、公示与举报投诉、诚信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高中学校要指导师生客观记录 成长 过程,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在公示审核后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确保材料真实可用。
3.评价使用。
自2025年起,普通高校应按照自身办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需要,科学制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三)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1.统考科目。
自2025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等3门科目,不分文理科。
2.统考安排。
统一高考科目考试安排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待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听力考试实行机考。
3.科目分值。
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满分值每门均为150分,总分45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满分值每门均为100分,总分300分。
4.成绩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其中,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分(每门满分仍为100分)计入总成绩。同时,建立再选科目托底保障机制。
5.录取模式。
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含1门首选科目成绩和2门再选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 平行志愿 录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
6.选考要求。
在陕招生的普通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需要,分专业(类)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提出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再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必须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 填报志愿 ,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 志愿 。
(四)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将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面向普通高中 毕业生 招生。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高等职业院校可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
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文化基础重点考查中职学校学生公共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逐步建立健全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待条件成熟后,高等职业院校依据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3.面向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招生。
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择优录取。
4.贯通培养考试招生。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继续完善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以始读年龄小、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为主,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2022年陕西高考生的减免减免政策有:考试科目实行3加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取消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考。
1、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在3年内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2、从事个体经营的月营业额低于20000元的,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3、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相关认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创办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023陕西高考政策如下:
陕西是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高考:
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考于每年的6月7、8日举行,部分地区因其科目安排而考试延长至6月9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上一篇:病区环境管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下一篇:微信怎么交停车费
发表评论